【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印度正掀起消费者驱动型外交浪潮。 ”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16日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达成停火协议后 ,印度贸易商和民众开始抵制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以反对两国在冲突中“支持巴基斯坦” 。但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缺乏经济影响力,抵制很难对这两个国家造成有效的打击。
印度上周发动“朱砂行动”袭击巴基斯坦后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社交媒体上声援巴基斯坦,他表示,土耳其非常重视巴基斯坦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赞扬巴方在解决争端时优先考虑对话与和解。阿塞拜疆外交部则发表声明,谴责针对巴基斯坦的袭击,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报道称 ,印度政府还指责巴基斯坦在冲突期间部署了土耳其制造的无人机,这引发许多印度民众的不满 。因此,印度各地民众和贸易商开始拒绝苹果 、珠宝等土耳其商品 ,全印度贸易商联合会(CAIT)也呼吁全面抵制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商品和旅游。
CAIT在16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宣布,该组织将停止从土耳其和阿塞拜疆进口商品,并停止向两国出口商品。CAIT秘书长兼印度人民院议员普拉文·坎德尔瓦尔(Praveen Khandelwal)称:“经济压力可能迫使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重新考虑他们对印度的政策 。”
印度的在线旅游平台也发出提醒 ,建议游客不要访问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理由是“安全风险和政治紧张局势 ”。印度商会旅游委员会主席苏巴什·戈亚尔(Subhash Goyal)还敦促印度政府发布正式的旅行建议,呼吁民众不要访问这两个国家。
印度政府估计,2023年约有30万印度游客访问土耳其 ,超过20万人访问阿塞拜疆 。与此同时,大约有3000名印度公民居住在土耳其,1500名印度公民居住在阿塞拜疆。
在教育领域 ,印度高校同样采取了抵制措施,包括尼赫鲁大学在内的印度多所大学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暂停了与土耳其学术机构的合作。
5月16日,印度古尔冈,印度人民党高层及其支持者举行游行庆祝“朱砂行动” 视觉中国
《南华早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 ,虽然短期内印度彻底打破与两国外交关系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预计印度政府将通过推迟高层接触、悄悄搁置双边机制以及扩大与土耳其竞争对手的战略合作来施加压力 。
印度智库Imagindia Institute创始人罗宾德·萨奇德夫(Robinder Sachdev)称,由于土耳其对印度有贸易顺差 ,印度的抵制措施可能对土耳其经济造成影响。
“对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强烈反应不仅仅是民族情绪的体现,这也反映出印度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驱动型外交浪潮,”萨奇德夫说,“这种公民自信在印度在线旅游平台和贸易组织的行动中显而易见 ,将公众情绪转化为一种软经济杠杆。 ”
但萨奇德夫承认,阿塞拜疆与印度的经济联系有限,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的进口额不到200万美元 ,因此两国之间的摩擦更多是“象征性的”,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教授普尚·杜特(Pushan Dutt)也指出,印度缺乏经济影响力 ,无法有效采取贸易抵制措施来打击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土耳其只有0.64%的出口销往印度,3%的进口来自印度 ,0.5%的游客来自印度。因此,抵制商品、贸易和旅游业对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经济影响很小。 ”
他表示,这次印巴冲突让印度“猛然醒悟” ,对其全球地位有了新的认知,“埃尔多安称巴基斯坦为‘重要的兄弟’。从更广泛的视野来看,令印度懊恼的是,没有一个国家明确支持印度主张的报复权利 。这对印度及其地缘政治地位来说 ,是一次残酷的警醒。”
杜特认为,印度需要认识到,除非该国在全球贸易、旅游和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否则它不会被重视。